項目建設內部工作,需要將先進的信息化技術與審計工作的現實需求緊密結合起來,以全面提高信息化環境下的審計能力,探索構建體系和項目建設內部審計系統。當前,項目建設中內部審計信息化還存在諸多制約因素,如傳統審計觀念和方法的影響、準則和標準建設滯后、審計軟件功能單一且應用不成熟、信息網絡建設缺乏統一規劃等。如何加強信息化審計在項目建設內部審計中的應用,筆者以為,應把握以下三個方面的新要求。
一、實行轉型發展,打造內部審計新方向。隨著高科技的日新月異,信息化建設的不斷發展,內部審計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變革和挑戰。傳統、粗放式的審計方式和方法已遠遠不能適應現代審計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需要和要求。涉及到對各項工作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審核,這就需要將與之相配套的審計信息化產品拓展到對各類專業業務的審核。項目建設審計作為內部審計重要的一部分,實行轉型發展,依托現有信息技術和方式,豐富審計手段和方法,提高審計效率和質量。要不斷提升內審水平。內審人員應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針對性,從學習、工作和職業道德等方面提高自身能力,重視對新的法律、政策以及新的的學習、理解和應用。不僅要關注內審信息,更要關注審計檢查;不僅注重問題發現,更應注重原因分析。審計信息化建設應圍繞工程項目建設的全過程審計建立,以工程項目為基礎和平臺,由事后審計為主向事前、事中及事后的全過程審計轉變,實行與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網絡的對接與資源共享,實現管理效益審,從而提高審計效率。
二、創新審計方法,構建信息化審計新模式。一是改進內審計劃。在多方面收集資料和開展調研的基礎上,盡早考慮審計計劃,加強審計計劃執行過程中的信息反饋,實現審計過程中與主管領導和相關部門的審計情況進行匯報,一旦發現問題,及時做出修改和調整。二是明確內審重點。實現審計工作由查錯糾弊向績效型、風險型審計轉變,重點向評價、、風險管理審計等領域拓展。從傳統的財務收支擴到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不斷提高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效果。三是健全審計制度。項目建設內部審計制度,可以從項目建設前期開始實行網絡信息審核程序,在送審項目建設前,項目建設主管部門須自行審核送審項目資料的完整性以及數據的真實性,之后進行網上申報審計。審計記錄由內審機構項目建設主審人負責錄入審計進度及審計結果。使項目建設從事前、事中直至事后形成一體化的內部審計信息化管理系統,通過信息搜索可查閱完整的項目建設信息,從而構建起新的審計模式。同時,要在制度上重視,內部審計機構應當將信息化納入審計工作的重點,制定信息化發展的規劃,針對項目建設制定預計審計完成時間,在審計信息化平臺上記錄相關內容,與審計實際完成作對比,不斷總結、提高審計效率。要不斷完善規章制度,通過創新制度來促進信息化審計模式的不斷完善和發展。
三、拓寬審計思路,提升內審信息化內審效益。雖然現在不少內部審計組織也在積極向信息化推進,向高科技要高效益,但對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往往重視在口上,支持在紙上,就是不落實。致使內部審計要人沒有,要錢不給,要物不行,審計信息化建設幾乎是云山霧罩。一要科技化促審。信息化建設是科技強審,科技促審的有力舉措和根本保證。實踐證明,審計也是生產力,審計也是效益。因此,審計信息化關鍵在領導,項目建設主體單位要統一認識,高度重視信息化工作,把信息化工作放在事關重大重要的位置,帶頭和主動運用,學會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決策和駕馭能力,革新傳統的思維方式和工作管理模式,對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要及時解決,重在抓貫徹落實,多講實效,保障有力,充分調動審計人員信息化建設的積極性、能動性,形成信息化建設的良好氛圍。二要科學化提審。要在開拓和實踐中不斷研究新問題,接受新事物,不斷用信息化開發“老經驗”,不斷用信息化擦亮“老眼光”,使“老經驗”賦予新內涵,通過剖析難點,捕捉“亮點”,關注“冷點”。內部審計工作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審計工作不可分割的紐帶。相關部門不僅要抓審計信息化建設的推進速度,而且要抓審計信息化開發利用的進度,更要抓審計信息化應用的實效,增添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發展的后勁,加快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的步伐。三是信息化強審。項目建設內部審計信息化的審計方法主要體現在審核軟件的有效應用方法,通過送審項目建設文件與相應的審計文件比對、分析,生成多種審計報表,從而提高審計效率與質量。對于項目建設內部審計,需要加強審計資料的信息化,加強審計信息化流程建設,促使項目建設從事前審計、事中審計直至事后審計形成一體化內部審計信息化管理系統,通過信息搜索即可查到完整的項目建設信息,從而以審計信息化推動提高內部審計工作的質量。